
中國民航網
近期,在“2023年民航企業數字化轉型技術與應用交流會”上,長沙機場“提升數據治理能力,助力長沙機場智慧機場建設與發展”榮獲民航企業數字化轉型標桿案例。
2020年以來,長沙機場聚焦“智慧民航”建設要求,由長沙機場智慧機場部啟動了“數據治理工程”。通過全面整合數據資源、加強信息集中管控、提升數據分析能力,逐步構建起資源共享、平臺共建、數據互通的良好發展格局,機場數字化進程穩步推進,智慧機場建設水平持續提升。
摸清家底,盤活數據資源
數據治理的關鍵基礎是實現數據全流程貫通,構建唯一可信數據源。為此,智慧機場部對全崗位、全業務流程進行數據梳理及數字化建設評估,涉及12個部門、972個工作流程。全面摸清底數,盤活沉淀數據資源,構建80個指標模型,共享數據項591項,梳理數據資源6362項,整合分散在空管、航空公司、機場、保障單位等共計23個外部系統數據資源,逐步建立起機場核心數據資產體系,打破了信息孤島,提升了數據質量,讓數據不僅能用,而且好用。
基于數據資產體系,構建行業第一套數字化能力實時看板,實時反饋數字化程度,進一步打通機場業務與系統間的數據橋梁,實現了數據從“看得到”到“看得懂”的跨越。
建立標準,規范數據使用
目前,長沙機場已初步建立一套數據管理標準體系,具體標準規范包括《數據質量管理規定》《信息安全管理規定》《數據資源目錄》《數據交換協議》等,為數據資源規范管理和充分共享提供了最有力的保障。數據管理標準體系是構建共享、融合、互通智慧機場的重要抓手,大幅提高了數據質量與利用率,長沙機場數據影響力進一步擴大,在行業規范、標準制訂的話語權進一步增強。受局方、民航大學及民航協會邀請,參與《民用機場數字化管理與運營相關標準》《民航運行數據安全管理實用規則》《民用機場數字化管理與運營成熟度評價規范》的研究與編制工作。
應用創新,釋放數據價值
長沙機場“數據治理工程”涵蓋了旅客服務、生產協同、安全管理、綜合交通、商業管理、機場能源、航空物流、機場運營共8個業務板塊、109個業務域、605個數據類型,促進了各業務系統間有機融合,實現業務上下游信息快速傳遞、共享。同時,為充分釋放數據要素價值,智慧機場部自研數據共享平臺、外接航班調時數據、上線空管停機位新接口,助力機場運行效率提升。長沙機場航班預計到達時間精準度從原有的15分鐘縮減至3分鐘;航班調時效率為原來的9倍,每日預計為工作人員節約1小時的工作時間;空管停機位正常率從65%提升到99%,受到了空管的高度認可;今年2月份以來,長沙機場數字化能力指數排名穩定在全國千萬級機場前五名,2023年4月11日達到了第一名的最好成績。
馳而不息,久久為功。下一步,長沙機場智慧機場部將持續做好數據治理工作,構建“數字孿生機場”,充分挖掘和發揮數據資源的最大價值,著力打造智慧機場行業標桿,為長沙機場T3航站樓信息化建設夯實基礎。
(通訊員 :劉晟盛 彭曉巖)
湖南省機場管理集團有限公司
舉報電話:0731-89981070/15773116061 舉報郵箱:hnjcxc@hncaac.com
備案證號碼:湘ICP備15015447號-1